随着同步带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及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同步带传动使用要求也在提高。同步带传动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用试验来分析验证和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这些问题推动了同步带传动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从梯形齿廓同步带发明并应用至今,现已有多种齿形同步带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同步带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是同步带技术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在强度研究方面,突出的是日本小山富夫、饭冢傅等,他们从带齿间的载荷分布、带与带轮间的节距差值、带的疲劳强度和断裂特性、带的不完全啮合影响的多方面试验分析了同步带的强度。
同步带传动特性研究方面,日本学者笼谷正则等人从初拉力、回转传动误差、爬齿现象等多方面分析了同步带的传动特性。带的振动和噪声研究方面,日本学者讨论了引起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振动和噪声的方法。目前国内同步带传动的理论研究与国外在此领域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于新产品新工艺缺少理论的指导,因此造成设计上很大的盲目性。国产同步带的质量和数量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仅能满足一般工业用途,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场合,仍没有优势。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研究机构及企业并不能整体掌握进口传动带的关键技术。国内一些高校及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理论试验研究,开发新型同步带型号及生产设备。
马牌人字齿同步带与带轮之间的接触分析是对人字皮带承载啮合过程进行仿真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是连接同步带齿形设计与力学分析的桥梁。国内、国外许多学者对有螺旋角时带齿承载接触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单斜齿上,对人字齿的研究比较少。同步带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如何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上,从提高带齿强度、提高传动精度及降低传动噪声等方面改善传动质量,努力使同步带由易损件变为耐用零件。另外,对于具有双侧齿形、背面带有 V 槽和可同时驱动同步带轮和三角带轮等综合性能同步带的开发和使用,也是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的领域[13]。其次,研究如何改进同步带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制造上的困难等问题。